沈洪兵医生个人简介
沈洪兵博士, 男,1964年5月出生,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现任国际肿瘤和分子流行病学专业期刊《Lung Cancer》、《Oncology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Genetics》等杂志编委,并为《J Clin Oncol》、《Gut》、《Cancer Res》等10多个国际杂志审稿人。主要致力于环境与肿瘤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作为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委员
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2009AA022705 常见重大疾病全基因族关联分析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项目负责人
2011CB503805 空气颗粒物致遗传损伤及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
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发展计划 973项目PI
30730080 原发性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81071715血浆mi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
30425001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负责人
2002CB512902 环境化学污染物致机体损伤和抗损伤的基础研究
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发展计划 973项目PI
科研获奖情况:
2010年“原发性肺癌发病和预后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排名第一
2009年“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表型相关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8年“江苏省常见恶性肿瘤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排名第一
2008年“常见恶性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排名第一
荣誉称号:
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
201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2008年获欧洲癌症研究协会(EACR)第40周年研究奖
2007年获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
2007年获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国际研究者奖
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5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后
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际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情况(5篇代表作)
1. Hu Z, Chen X, Zhao Y, Tian T, Jin G, Shu Y, Chen Y, Xu L, Zen K, Zhang C, Shen H. Serum microRNA signatures identified in a genome-wide serum 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ing predict survival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010 Apr 1;28(10):1721-6.
2. Hu Z, Chen J, Tian T, Zhou X, Gu H, Xu L, Zeng Y, Miao R, Jin G, Ma H, Chen Y, Shen H. Genetic variants of miRNA sequences 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urvival. J Clin Invest.2008 Jul;118(7):2600-8.
3. Hu Z, Shu Y, Chen Y, Chen J, Dong J, Liu Y, Pan S, Xu L, Xu J, Wang Y, Dai J, Ma H, Jin G, Shen H.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the pre-MicroRNA Flanking Region an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Surviv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1 Mar 1;183: 641-8.
4. Hu Z, Liang J, Wang Z, Tian T, Zhou X, Chen J, Miao R, Wang Y, Wang X, Shen H. Common genetic variants in pre-microRNA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Hum Mutat. 2009 Jan;30(1):79-84.
5. Liang J, Chen P, Hu Z, Zhou X, Chen L, Li M, Wang Y, Tang J, Wang H, Shen H. Genetic variants i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FGFR2) contribute to susceptibility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Carcinogenesis. 2008 Dec;29(12):2341-6.
沈洪兵医生专业擅长
肿瘤学。 |
|